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人生故事」標籤的文章

用畫界線的藝術,放棄那些會浪費生命的感情|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圖片
畫界線的藝術 這個名詞,我在 Sandy吳姍儒的《我的存在 本來就值得青睞》 ,這本書中看到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種 看完某段文字,某個人說的某句話,那當下,腦袋被擊中的感覺, 被文字醍醐灌頂 ,才發現當初的自己其實很需要學到這句話,怎麼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呢? 是作者(吳姍儒)當初上課的時候聽到講者分享的然後寫在這本書中,和讀者分享這個想法。 被吳姍儒的文字醍醐灌頂之一:畫界線的藝術 圈心向外,第一圈,承載的應該是你自己與一位最重要的人, 第二圈,是有血緣關係的人或至親好友,兒孫、熟捻的親戚、幾乎天天聯繫的友人或情人, 第三圈,是認識偶爾相約交談的一般朋友、同事、員工及朋友的朋友, 第四圈,是認識、會打招呼但不熟識的人, 第五圈,是不認識,但因緣際會處於相同環境的人, 第六圈,是世界架構裡與你擁有相同標籤或價值觀的人。 第七圈,(幾乎不是圈圈了),是與我八竿子打不著這個宇宙的其他一切萬物。 很建議,大家一起畫這個圖,畫到最後一圈,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只需要在乎、照顧, 前三圈的人,那不超過百人的族群,自己可能卻花了大量時間在滿足第三圈以外的各種期待, 在看完這段文字前的我,其實只有三圈的人,因為,我自己很相信緣分, 人與人之間,能夠見面談話,相識,從學生時代當組員,同學,同一個系學會幹部, 同一個活動籌備團隊裡的誰誰誰,我在遇見這個人時,會抱持著 「前世不知道幾千次的擦肩而過,來換來這世的點頭之交」, 而會很珍惜彼此的遇見之緣,所以,我是那種,朋友來尋求我的幫忙或資源, 我會認為對方一定是到走投無路的情況,我一定要給予協助,甚至到赴湯蹈火的地步! 但是,幾十次的經驗,顯示了,對方只是隨口一問,不是抱持著相同誠意的心意, 處理的不好,對方還會在背後說你幫忙怎麼幫不好,還扯後腿等。 所以,在我看完這本書的這段文字時,才有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因為,我就是花大量的時間在三圈以外的人事物甲乙丙丁阿!!!!! 認清是破碎後最美的重生 是Sandy吳姍儒下的標題,在經歷了一些事,領悟出這個道理, 想知道為什麼可以領會出這個哲學的讀者,很推薦去看看這本書! 當你被醍醐灌頂後,第一個冒出的感覺,可能是我怎麼這麼傻, 但我除了被這段文字醍醐灌頂的那種領略知識哲學,大腦被豐富的感覺, 是沒有覺得自己太傻啦~~~ 可能又是源自於我例外一個價值觀, 「所有一切走過的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大學剛畢業到職場新鮮人,陪我走過這段日子的3個人生哲學

圖片
正式步入社會新鮮人的人生階段了, 在正式上班前的這個禮拜,忙著找房子,聯絡搬家公司,搬家, 忙著適應新的地方,新的街道,新的室友, 有別於過去居住在共居的型態,新的租屋處,採分租雅房,室友都是女生, 之前住一樓,現在住五樓,每天上班出門下班回來,總共會爬10層樓, 我相信這樣會瘦的!!! 禮拜一看房子,當下就很喜歡,而且價錢不錯,地點不錯, 除了五樓這件事,但一想到可以瘦,五樓立刻變成優點了, 中午前看房子後,其實當下就想要租了, 但是心裡還是覺得,我真的要搬家了喔?! 我真的要換一個地方生活,真的要去上班了耶! 後來回去想了一下,那個地點真的不錯,房東夫妻看起來人也不錯,房間環境也不錯, 再看下去應該找不到這麼好的地方了!正所謂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嘛! 當天下午就打給對方說,想要租這個地方,他還再三跟我確認, 真的吼,你要租吼 , 我跟對方敲定後天簽約給押金,也就是禮拜三, 看過農民曆,那天是個不錯的日子 , 所以,我只有禮拜一到禮拜三的時間可以打包行李和找搬家公司, 我跟對方說禮拜四會搬過去,然後開始住。 再和對方講好時間簽約給押金, 掛斷電話那剎那,才實實地地的感受到真的要搬家了 , 要離開這個從升大三住到畢業的地方了,在那個地方經歷了好多事情, 認識了好多人,充滿了美好和感傷的回憶。 我想,長大也許就是這樣吧! 今年,疫情的關係,讓大學新鮮人找工作原本就有難度的狀況,變得更加困難嚴峻, 原本的我,其實很擔憂自己會不會找不到工作,找不到那個有熱情和自己也想做的工作, 還沒找到工作前,每天的例行事務就是看104人力銀行的職缺,Cakeresume,Yourator平台等, 後兩個看不到應徵人數,而104人力銀行看得到應徵人數,所以, 當你看到有興趣的工作內容,待遇也是符合你所想要的,當你擬好自我推薦信和履歷後, 想要投遞履歷給企業公司時,看到應徵人數,有一種壓力山大的感覺, 怎麼才招募1~2人,竟然可以有30~40以上的人應徵, 「我有機會被找去面試嗎?」 「我有機會錄取嗎?」, 會不會投遞這樣人數的職缺是浪費時間, 然後, 壓力襲來,人生瞬間變黑白 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懷疑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嗎? 這時的你,很容易亂投履歷,工作內容中一項, 履歷就給他寄過去了,薪資待遇開始降, 不認為自己配的上該有的薪水, 好不容易收到面試邀請,就覺得對方是命中註定的選擇,就

當負面壓力爆棚,用3個正念思考和直爽人生態度去面對鬱卒

圖片
既上篇:「七十多歲的阿嬤與她三十歲的兒子|關於那些無法再多做些什麼的時候|人間悲歡離合 #1」提到了阿嬤照顧憂鬱症兒子的故事,想要搜尋關於怎麼陪伴憂鬱症患者的文章,搜尋到了這篇:「 當家人有憂鬱症:說加油會給太大壓力,但一直「讓步」能解決問題嗎 ?陪伴的6種最佳溝通方式 」分享給遇到相似類型的朋友們。 鬱卒和獄卒 文中提到這樣的比喻, 家有鬱卒就有獄卒,有憂鬱症的人我們形容他滿心鬱卒, 照顧或陪伴憂鬱症者的家人,我們稱他「獄卒」, 鬱卒和獄卒這樣的形容都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覺得這樣的字詞存有可以類比的情緒。 我自己覺得滿貼切的,有憂鬱症的人被心困住了,照顧者被人困住了, 鬱卒並不容易屈服獄卒的律令,反倒是獄卒管不住鬱卒的動靜, 我們必須承認,憂鬱症患者在很多家庭裡是受寵如「王」的, 基於愛,家裡成員都願意對那位始終心情不好的家人無事不讓。 讓步真的好嗎?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凡是長輩有憂鬱症的,子女都覺得盡量盡孝道,配合做讓父母開心的事最重要。如果是子女有憂鬱症的,父母也是盡量配合做讓子女開心的事。 但是其中有一個差別,子女照顧爸媽是帶著孝思,父母照顧子女除了無盡的愛,也有無盡的擔心,因為世代交替過於迅速,打破倫理中的百年鐵律 :親人親不過家人,信人信不過父母。 當孩子不再跟父母講心事時,父母不是失望或不親密而已,父母會因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而顯得驚慌,有太多的母親告訴我 :「我這麼愛他,可是我常常覺得好怕他。」 我看得出來他們是如何小心翼翼,又屈意奉承著所謂有憂鬱症的孩子。 像我自己的家人有憂鬱症,孩子有憂鬱症,父母和祖父母真的就是會盡量讓著她, 不知道是溺愛還是放縱,換來的就是每個一段時間,想法不合的爭吵。 彼此讓步,各退一步 文中提到,作者的好朋友,她孝順一輩子,從結婚就把媽媽當嫁妝帶到夫家,女婿也是孝順的好女婿。 媽媽心裡最惦念著的,是很少來探望她的兒子,但是日常生活裡又對女兒緊黏不放;媽媽年紀大了,朋友也年紀大了,照護辛苦仍甘之如飴,但是媽媽不准她離家寸步,終於也把她折騰到失常了。 我們喝咖啡,聽著她哭,她說媽媽是憂鬱症,我說 :「不,是妳憂鬱症,妳必須為自己爭取一點生活空間。」 「我只要出門,我媽就會鬧!」 「妳出門,家裡有兩個外勞和妳先生照顧她,所以她百分百安全,妳只要在約定的時間回到她面前,她就有安全感;她心裡掛念的是哥哥,她鎖

七十多歲的阿嬤與她三十歲的兒子|人生底層的悲哀

圖片
我住的地方,是共居那種生活型態,男女老少都有,我有位室友已經是阿嬤級, 一般來說,應該處於退休養老,含飴弄孫的第三、四人生, 怎麼會住在這種上下舖,然後是共居的型態呢? 起初的我,帶著滿腦問號,雖然想關心,但又害怕觸到阿嬤傷心事, 所以,我等待時間慢慢過去,我和阿嬤也越來越熟識之後, 阿嬤跟我說她的故事, 阿嬤背後的故事 阿嬤,彰化人,70多歲了,之前長達15年照顧阿公,阿公中風,只能躺在病床上, 除了中風外,還有其他疾病纏身, 去年,阿公走了以後,阿嬤上來台北,照顧兒子, 兒子,30歲了,在不錯的大學念博士,最近才剛口試完畢業,取得博士資格, 為什麼阿嬤要上來台北照顧兒子呢? 因為兒子罹患憂鬱症, 阿嬤說可能是因為長年看到自己父親臥病在床、讀書的壓力、感情上遇到的煩惱, 這些負面的情緒壓力總和下來,讓他喘不過氣。 兒子畢業後,會先在醫院住一個月,進行相關檢查, 阿嬤,現在也不能常常去看他,畢竟目前疫情時刻,醫院探訪和門禁時間都額外嚴格, 阿嬤會帶著做好的飯菜和兒子喜歡的零食去醫院看他, 阿嬤說,醫院飯菜讓兒子都瘦了一圈,也聽聞阿嬤有準備好錢, 讓兒子可以安心也好好的接受治療。 最近,阿嬤開始在看書, 關於憂鬱症患者出院回到家中,照顧者如何給予照顧和協助, 以及認識憂鬱症等,裡面都有介紹。 心裡頭好心酸 當我看到阿嬤有點瞇著眼看著書時,心裡都有點心酸,其他的阿嬤不是在含飴弄孫, 至少也都在舒服過晚年生活,阿嬤這輩子大多時間都在為家人奔走,為家庭犧牲, 唯一的娛樂大概是晚間的八點檔了。 我看阿嬤有時候很無聊,不知道能做什麼,跟阿嬤說,阿嬤可以去國小走走, 遇到同年齡的自然就聊起天來,我看周遭的阿公阿嬤都會去運動,報名鄰里活動, 一起出去玩等等,或是卡拉ok大會, 阿嬤說她沒有心情去,一想到兒子的狀況,就滿臉愁容, 但阿嬤好樂觀,好堅強,每天依舊的在認真過日子, 買菜,煮飯,去醫院看兒子,洗澡,八點檔,休息,日復一日,年過一年, 看著阿嬤這樣,在旁邊像她孫女的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偶爾逗逗阿嬤開心, 陪阿嬤聊聊天,看看電視,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這樣。 圖片來源: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492045227812-30e5649087d2?ixlib=rb-1.2.1&ixid=eyJhcHBfaWQiOjEyMDd9&